欧盟cbam碳关税2025年关键节点覆盖企业如何破
欧盟cbam碳关税2025年关键节点覆盖企业如何破
欧盟CBAM自2023年10月开启过渡期,目前涵盖钢铁、铝、水泥、化肥、电力和氢六类初级产品,确保进口产品承担与欧盟生产商相同的碳成本。由于规则的复杂性和行政负担,“简化”是CBAM实施以来被关注的重点。
该机制的核心在于对进口商品征收碳排放费用,使非欧盟企业承担与欧盟本土相当的碳成本。实质上,CBAM是欧盟将气候目标转化为贸易政策的重要工具——在保护本土产业免受"低碳倾销"影响的同时,推动全球供应链加快绿色转型。
2025年,欧盟碳关税(CBAM)进入实施前的关键冲刺阶段。自2023年10月1日启动过渡期以来,这项防止“碳泄漏”的机制正逐步收紧,要求进口企业按季度提交产品的碳排放报告。
对钢铁、铝、水泥、化肥和电力等五大高碳密集型行业的中国企业而言,2025年是从“单纯报告”向“实质支付”过渡的决定性一年。
欧盟碳价目前在每吨50-100欧元之间波动,这一额外成本将直接冲击中国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和竞争力。
机制设计分为两个关键阶段。过渡期从2023年10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此阶段仅要求进口商履行报告义务,按季度提交进口产品的碳排放数据,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
自2026年1月1日起,CBAM将进入正式实施期。除报告要求外,进口商需购买相应数量的CBAM许可证,其价格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TS)挂钩,并在进口货物售出后完成许可证交割。
2025年6月,欧盟对规则进行了重大简化:设立50吨豁免门槛,每年进口少于50吨CBAM覆盖产品的企业将免于申报义务。这一调整使约90%的进口商(主要是中小企业)免于合规负担,但仍覆盖了99%的碳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