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m碳关税认证对适用范围行业过渡免费配额机制标准
cbam碳关税认证对适用范围行业过渡免费配额机制标准
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BorderAdjustmentMechanism,“CBAM”)是欧盟出台的一项环境政策工具,旨在应对“碳泄漏(carbonleakage)”的风险,并促使非欧盟国家的生产企业使用更有效的技术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BAM目前适用于以下行业:水泥、钢铁、铝、肥料、氢和电力。这些行业是欧盟根据特定标准,特别是考虑到这些行业的高碳泄漏风险以及高排放强度而选择。CBAM一旦完全实施,这些行业最终将占EUETS所涵盖的行业排放的50%以上。
在CBAM出台前,欧盟应对碳泄漏的方式主要包括在EUETS项下发放过渡性的免费配额(freeallowance)。但是,发放免费配额同时影响了生产企业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进行投资的积极性。作为EUETS的补充,CBAM寻求以另一种方式解决碳泄漏的风险,即,使欧盟进口商就部分进口商品的隐含碳排放(embeddedemissions)(也可翻译为嵌入式碳排放)承担与欧盟商品相同的碳成本。CBAM正式实施后,欧盟将逐步停止发放EUETS项下的免费配额。
由于在CBAM项下,欧盟要求欧盟进口商就部分进口商品的碳排放量购买并清缴CBAM证书,这将使得进口商品的成本增加,而该等成本很有可能被转嫁至中国出口企业,从而影响中国出口企业的商品竞争力。
隐含碳排放的概念基于商品碳足迹(CFP)的原则和要求,但与商品碳足迹并不完全一致。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欧盟以外设施经营者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指导文件》(GuidancedocumentonCBAMimplementationforinstallationoperatorsoutsidetheEU),CBAM隐含碳排放的概念比商品碳足迹要窄很多。
具体而言,商品碳足迹通常被理解为从生命周期角度考虑每声明单位(例如一吨商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千克或吨二氧化碳当量),涵盖从采矿和生产到运输、使用和报废的上下游过程的所有重要排放。
但是,产品的下游排放(使用和报废所产生的排放)、不同地点之间的物料运输以及更上游的过程所产生的排放均不在CBAM的范围之内。因此,CBAM隐含碳排放的计算不同于《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Protocol)或ISO14067等其他计算商品碳足迹的方法。
此外,CBAM要求欧盟进口商对进口商品的隐含碳排放进行报告,相应地,欧盟进口商也将需要中国出口企业提供商品的隐含碳排放等信息,该等信息提供义务要求中国出口企业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计算并且进行较为繁琐的信息填报,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出口企业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