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M碳关税对申报适用范围产品填写方式碳排放目标
CBAM碳关税对申报适用范围产品填写方式碳排放目标
欧盟碳关税,即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BorderAdjustmentMechanism,“CBAM”),是欧盟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于2023年出台的一项环境政策,目的是遏制欧盟碳泄漏风险,平衡欧盟境内与欧盟境外产生的碳成本,拟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在CBAM正式实施后,欧盟进口商有义务就部分进口商品的碳排放量购买并清缴CBAM证书(即支付碳关税),这将使得进口商品的成本增加,而该等成本很有可能被转嫁至出口企业,从而影响中国出口企业出口至欧盟的相关商品的竞争力。
基于过渡期数据反馈,欧盟计划将机加工环节的碳排放排除在申报范围之外,仅计算上游前体材料的生产环节排放。例如,用于制造紧固件或C类零件等下游铁钢或铝产品所涉及的排放,可能不在纳入计算范围。与此同时,对于非欧盟CBAM商品生产商而言,其在生产过程中若使用了来自欧盟的原材料已在欧盟支付碳成本,可提供证明(如原材料的EUETS缴费记录),则该部分原材料可计为“零排放”,以避免双重征税。从2026年起,所有报告的排放数据都必须由独立、经认可的核查机构进行核实。
2026年正式实施后,欧盟将重新统一设定新的第三国缺省值申报方式,以确保无法获得上游实测值数据的企业有相应的申报方式。该值将反映每个出口国的平均排放强度,并增加一个加价。基于这些默认值的排放不需要第三方核实。这意味着严重依赖默认值的公司可能会面临更高的CBAM成本。因此,从上游供应链合作伙伴获取细致、经核实的排放数据的能力将成为竞争优势。能够成功促使或与供应商合作提供这些数据的进口商,可能会产生较低的CBAM成本并获得竞争优势。
CBAM初期适用于特定碳密集型商品和部分前体材料的进口,包括:钢铁、水泥、铝、氮肥、氢气和进口电力。这些行业合计占欧盟ETS涵盖行业工业排放量的一半以上。未来,CBAM的覆盖范围预计将扩大,可能在2027-2028年包括化学品、聚合物或玻璃等产品,最终目标是到2030年覆盖所有欧盟ETS涵盖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