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范围行业申请CBAM核心规则新变化标准规范
适用范围行业申请CBAM核心规则新变化标准规范
CBAM,即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BorderAdjustmentMechanism),通俗来讲就是欧盟对进口的高碳产品额外征收的一种费用,目的是让进口产品的碳排放成本与欧盟本土产品相当,避免因不同国家碳排放政策差异导致的“碳泄漏”问题。简单说,就是防止企业为了规避高碳排放成本,跑到环境政策宽松的国家生产,然后再把产品出口到欧盟。这一机制本质上是碳税的边境税收调节,被俗称为“碳关税”。
1.政策定位
CBAM(碳边境调节机制)是欧盟对进口商品隐含碳排放征收的“碳关税”,旨在防止碳泄漏,推动全球减排。
覆盖行业:2025年覆盖钢铁、铝、水泥、化肥、电力、氢六大行业,2026年起拟新增化工、塑料等行业。
时间节点:
过渡期(2023.10-2025.12):仅需按季度提交碳排放报告,无需缴费。
正式期(2026.1起):进口商需购买CBAM证书,费用挂钩欧盟碳价(当前约146欧元/吨CO₂)。
2. 2025年关键调整
豁免门槛:年进口量低于50吨的钢铁、铝等产品豁免义务(覆盖90%中小企业,但监管99%碳排放量)。
流程简化:非欧盟企业可通过CBAM平台直接上传排放数据,减少供应链重复提交。
申报身份:2025年起需申请“授权申报人”资质,2026年强制实施。
欧盟碳关税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贸易的重要举措。企业可了解CBAM计算规则,将碳管理纳入长期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和供应链优化降低碳排放强度。长远来看,CBAM政策有望推动全球减排行动,但也需关注国际贸易规则协调和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企业积极应对挑战,把握绿色转型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