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M碳关税对适用产品范围生命周期碳减排体系要求标准
CBAM碳关税对适用产品范围生命周期碳减排体系要求标准
CBAM初期聚焦于高碳泄漏风险的六大行业,分别为钢铁、铝、水泥、化肥、电力以及氢。这六大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显著影响。例如,钢铁行业在炼铁过程中,高炉对焦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水泥生产时,石灰石的分解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随着时间推移,根据欧盟2025年最新修订草案,CBAM未来可能进一步扩展至有机化学品、塑料等领域,以更全面地覆盖高碳排放产品。
CBAM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生产环节的直接与间接排放,即“范围1+范围2”。
直接排放(范围1):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如钢铁生产中高炉炼铁时焦炭的燃烧;以及工艺过程排放,像水泥熟料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
间接排放(范围2):涵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外购电力、热力所产生的排放。这部分排放需根据电力来源国的电网排放因子进行计算。例如,若某企业使用的电力来自火电占比较高的电网,其间接排放相应会较高;若使用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比例高的电网电力,间接排放则较低。目前,CBAM暂不覆盖产品运输、下游使用或报废阶段的排放(范围3),但未来存在扩展的可能性。
CBAM碳关税的计算核心是“进口产品排放量-欧盟同类产品的免费排放配额”。在正式实施后,欧盟将逐步取消本土企业的免费配额,这一过程与EUETS同步。届时,进口产品需按照欧盟同类产品的实际排放强度缴纳费用,即“欧盟基准线”。例如,对于钢铁产品,若欧盟本土企业在某一生产工艺下的平均排放强度为每吨产品排放X吨二氧化碳,而进口的同类钢铁产品排放强度高于X吨,则需对超出部分按照CBAM碳价缴纳碳关税。
CBAM碳关税对涵盖范围产品的碳减排要求标准从多个维度构建了一套严格且复杂的体系。这不仅对相关行业的出口企业提出了巨大挑战,促使企业加强碳排放管理、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将推动全球高碳行业朝着低碳、绿色的方向加速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