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M​碳关税对适用范围行业阶段实施碳减排标准

CBAM​碳关税对适用范围行业阶段实施碳减排标准

2025-09-08 19次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在此形势下,欧盟推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BorderAdjustmentMechanism,简称CBAM),也就是常说的“碳关税”,引发了全球的高度关注。这一机制旨在通过经济手段,促使进口商品达到与欧盟内部产品相同的碳排放标准,进而推动全球范围内更加公平、有效的碳减排。

    CBAM采取分阶段实施的策略。2023年10月至2025年12月为过渡期,在此期间,进口商需按季度报告所进口商品对应的直接与间接碳排放量,以及在生产国已缴纳的可用于抵减的碳排放价格,但无需缴纳碳关税,此阶段主要是让进口商熟悉申报流程。从2026年开始,CBAM进入正式征收阶段,进口商需购买和清缴CBAM证书,以支付进口商品的碳关税。

    CBAM的主要覆盖行业包括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和氢等。这些行业均为碳排放密集型且贸易暴露度高的行业。在产品范围上,清单列出了749种产品,可通过CN编码查询。并且,CBAM要求核算产品从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到运输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企业需提供详细的碳排放数据,包括上游供应链的排放。

    CBAM要求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进行核算,这使得供应链碳管理变得至关重要。适用范围行业的企业需要加强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碳排放管控。在原材料采购环节,优先选择低碳排放的供应商,并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的碳排放信息。通过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对供应商的碳减排表现进行评估和考核,激励供应商采取减排措施。在产品运输环节,优化物流配送方案,采用低碳运输方式,如铁路运输、水路运输替代公路运输,降低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同时,企业还可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共同开展碳减排项目,分享减排经验和技术,推动整个供应链的低碳化发展。

    为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优化成本管理,强化供应链协同,积极关注政策法规变化。同时,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应发挥积极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加强行业指导、推动国际合作,共同助力适用范围行业实现可持续碳减排目标,在全球碳减排浪潮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