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M碳关税对适用范围产品需申报的详细信息规范标准

CBAM碳关税对适用范围产品需申报的详细信息规范标准

2025-09-10 14次

    作为全球首个落地的碳关税制度,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已于2023年10月1日起正式进入过渡期,覆盖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等高碳排放行业,并计划于202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欧盟委员会还明确表示,将在2025年底前推出具体措施,防范各类规避碳关税的行为。

    CBAM碳关税对适用范围产品需申报的详细信息规范标准:

    (一)产品基础信息

    产品数量:需明确申报每类进口产品的具体数量。

    产品类型:通过CN代码(8位数字)精准识别进口产品的类型。

    原产国:清晰申报产品的原产国信息。

    (二)碳排放相关信息

    直接排放数据:加工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直接碳排放数据。

    间接排放数据:主要指生产过程中的电力排放等间接碳排放数据。

    前体产品碳排放:若出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CBAM涵盖的产品作为前体产品(原料),则需依据进口商要求,填报前体产品相应的碳排放数据信息。例如,在钢铁生产中,如果使用了受CBAM管控的焦炭作为原料,就需要申报焦炭的碳排放数据。

    (三)其他关键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地址、所在国与城市,以及主要排放地的经纬度等。

    产品制造信息:需提供产品制造步骤,以及相应的碳排放计算参数,如涉及全厂产量、工序分摊等信息。例如,在水泥生产中,要说明从原料加工到成品产出的各个工序,以及每个工序对应的碳排放计算所依据的参数。

    应对策略建议

    建立碳管理体系:企业应尽快建立完善的碳管理体系,涵盖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通过实时监测和精准核算,准确掌握产品的碳排放数据。

    加强供应链协同:出口企业需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推动整个供应链对碳排放数据的收集与管理。例如,要求原材料供应商提供详细的碳排放数据,以便准确填报前体产品的碳排放信息。

    开展碳足迹认证:积极开展产品碳足迹认证,提高产品碳数据的可信度和认可度。碳足迹认证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情况,为应对CBAM提供有力支持。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