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m碳关税对全球六大行业碳排放量实施交易体系要求

cbam碳关税对全球六大行业碳排放量实施交易体系要求

2025-10-30 3次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是欧盟针对部分进口商品的碳排放量所征收的税费,也被称为碳边境税或碳关税。这一机制的提出源于欧盟面临的“碳泄漏”问题。由于欧盟对碳排放量实施严格管控,其本土的高耗能企业需要支付高额费用,导致产品生产成本升高。

    根据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案,目前CBAM涵盖水泥、电力、化肥、钢铁、铝和氢六个行业。各行业的排放范围如下:

    水泥:既对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排放收费,也对间接排放收费。直接排放是指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加热和冷却生产产生的排放,间接排放指的是生产过程中使用电力产生的排放。

    电力:涵盖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

    化肥:与水泥、电力一样,收费范围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

    钢铁:目前仅考虑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排放,暂不涉及间接排放。例如,高炉炼铁、焦化等工序产生的排放属于直接排放。

    铝:只考虑直接排放,不包含间接排放。

    氢:目前也仅针对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排放进行收费。

    原则上,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涵盖所有自非欧盟国家进口的商品。然而,部分参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或与该排放交易体系存在关联的第三国被排除在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之外,以此避免同一产品支付两次碳价。欧洲经济区(EEA)成员国以及瑞士即属此情况。

    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适用于第三国(包括期望将其电力市场与欧盟实现一体化的国家)生产并进口的电力。若电力市场达成完全一体化,且相关国家履行了某些严格的义务与承诺,则可不受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约束。在此情形下,欧盟将于2030年对任何豁免情况进行审查,届时这些合作伙伴应已落实其承诺的脱碳措施以及与欧盟同等的排放交易体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