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M碳关税对涵盖六大行业核算范围及基础范围
CBAM碳关税对涵盖六大行业核算范围及基础范围
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是欧盟为防止“碳泄漏”而采取的一项碳定价政策。所谓“碳泄漏”是指由于欧盟内部实行严格的碳排放限制,一些高碳排放的产业可能会将生产转移到环境监管较为宽松的国家,从而使全球碳排放总量并未得到有效减少。
CBAM涵盖六大行业,即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和氢气以及特定条件下的间接排放。这些行业均为碳密集型行业,具有较高的碳泄漏风险。钢铁行业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是制造业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之一。
铝行业也是重要的碳密集型产业。化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电力行业作为基础能源供应行业,其碳排放问题备受关注。氢气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载体,也被纳入CBAM范围。水泥行业同样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这些行业的进口商必须支付生产国支付的碳价格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中碳配额价格之间的差价。
CBAM机制依托欧盟碳市场,现阶段虽然仅涉及直接碳排放定价问题,但CBAM要求过渡期内进口商需报告每季度其进口产品隐含的直接及间接排放量,在过渡期之后,间接排放可能会被纳入产品碳排放的计算中,其核算边界及计算方法等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1.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直接排放:生产商可直接控制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燃烧排放和过程排放,包括消耗的热量和冷却产生的排放,也包括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相关前体材料相关的排放。间接排放: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电力的相关排放。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统称嵌入式排放。在碳排放强度选择上,CBAM法案强调要优先选择进口产品的实际碳排放值,但如果进口商无法提供可靠的实际数据,则采用默认碳排放强度。
默认碳排放强度是出口国企业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企业中碳排放表现最差者(倒数10%)的平均碳排放强度。若此类数据同样丢失,则采用欧盟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企业中碳排放表现最差者(倒数5%)的平均碳排放强度。
2.简单产品和复杂产品简单产品是指生产制造过程中仅需要使用隐含碳排放量为零的材料和燃料的产品。对于简单产品,其碳排放量即为其生产过程中的直接和间接排放总量,无前体材料。
未来,随着CBAM的全面落地,各国企业将不得不在碳减排和合规方面采取更积极的措施。这不仅是对企业碳排放管理的考验,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