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M碳关税对涵盖出口产品碳计算方式及合规申报流程
CBAM碳关税对涵盖出口产品碳计算方式及合规申报流程
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是一种针对进口商品的碳定价制度,目的是将进口产品的碳排放成本与欧盟内部产品的碳排放价格进行调整,确保所有商品在碳排放成本上处于「公平竞争」的基础上。CBAM的具体实施方式是要求进口商购买「CBAM证书」,这些证书的价格将根据欧盟ETS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
欧盟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迁的先锋,一直积极推动减碳政策。欧盟在2005年实施了全球首个大规模的碳排放交易系统(EUETS),允许欧盟内部企业购买或出售碳排放配额,并通过市场机制逐步降低整体排放量。然而,随着欧盟内部碳价格逐渐上升,欧盟产业界担心所谓的「碳泄漏」(carbonleakage)现象。
CBAM(碳边境调整机制)旨在确保进口商品在碳排放成本上与欧盟内部产品保持一致。其适用范围涵盖了多个高碳密集产业,并有望在未来逐步扩展至更多的商品与下游产业。进口商必须依照商品的碳排放量进行报告,并购买相应的碳税凭证以进行合规。以下将详细解释CBAM的适用产业范围、嵌入碳排放量的计算方式及合规申报流程。
CBAM目前主要针对六大碳密集产业,这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未来,随着全球碳减排目标的推进,欧盟可能会逐步扩展CBAM的适用范围至其他产业和商品,以进一步防止碳泄漏并促进国际供应链的碳减排。
CBAM的最初设计涵盖了制造过程中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基础工业品,但随着碳定价政策的推进,欧盟计划在2026年后逐步扩展至以下商品:
1.塑胶及化工制品(Plastics&Chemicals):包括PVC、聚乙烯及其他石化基产品。
2.建筑材料(BuildingMaterials):如玻璃、陶瓷及钢筋混凝土制品。
3.金属加工产品(MetalProducts):如铜、镍、铅及其合金制品。
4.下游商品(DownstreamProducts):包括各类组装产品,如汽车零件、家电及重型机械。
距离2026年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正式开征的期限仅剩一年,欧盟官方将加强对数据质量的审核力度。建议我国制造商在提升自身工厂数据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应积极推动原料供应商确保所提供数据的准确性。